【深学细悟促提升】第二附属医院在科技、人才发展中置入新引擎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第二附属医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方针,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22年以来,在国自然项目数量、医院科技量值排名、省级科学技术奖励等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以有力的措施保障、丰硕的科研成果、优质的人才队伍为依托,向着国内知名研究型医院、高水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目标迈进。

国自然、科技奖励创新高 “一揽子”举措助科研

     在2022年11月召开的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第二附属医院累计有9项成果获奖,二等奖奖励1项,三等奖奖励8项,创建院以来历史新高。在此次获奖名单中,我校(含直属附属医院)共获奖25项,第二附属医院独中9项,占全校获奖总数的36%。 

     2022年度该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GCP)团队开展研究项目253项,其中创新药物I期临床试验项目数79项,位列全国第一。在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自然”)评审结果中,第二附属医院共获批21项,年度立项总数跻身全国排名前50。高质量科技论文数再创新高,SCI论文影响因子大于5分141篇,医院作为第一单位发表SCI最高影响因子达44.409。近年,医院先后有麻醉学、肾脏病学、泌尿外科学、血液病学、整形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等7个学科进入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全国百强。

     此前,医院每年国自然立项数目不足10项,2022年达到21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科研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医院从政策到执行层面的深入推进。通过前移服务端口、细化科研指导,在科技奖项申报、科研过程服务、科研成果提升方面推出了“一揽子”举措,由被动受理变为主动服务,切切实实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实现了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上的“双增”。

资金、业务双扶持  孵化项目结硕果

     2022年12月,该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教授、专职研究员何淑芳共有3篇论文在中科院一区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三篇影响因子均超过10。何淑芳介绍,一个月连发三篇文章存在时间上的偶然,支撑三篇论文的科研实验过程均长达数年之久,最终取得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医院的全力支持。

何淑芳2022年12月发表的3篇论文

     早在2017年,何淑芳就开始了对TRPV1基因突变调控疼痛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2022年12月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的关注,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期间与该校科研人员合作展开研究。2020年8月,从斯坦福进修归国的何淑芳回到二附院,继续与斯坦福学者合作前一项研究的同时,开始了另两篇学术论文《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调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产生的血浆外泌体在大鼠心力衰竭模型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三项研究的时间跨度均达三年以上。

     尖端科研充满了未知与艰辛,漫长的研究过程曾让何淑芳一度感到项目无法推进。2021年,医院出台政策,为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提供“国自然基金孵育”计划,何淑芳在计划内申请到了20万元的科研基金。“这笔资金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为最终三项实验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医院还在学术论文发表、国自然基金申报方面为科研承担者提供具体而精准的指导。“医院聘请了国内该领域的知名教授担任我的项目导师,在论文的优化及国自然标书的撰写上给予我充分的指导。”何淑芳说。

     此外,医院2022年以来,加大力度建设科研实验中心和专科实验室,在保障科研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对标国内一流科研团队和机构,及时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思路,“我们尽一切可能为科研人员在各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关怀与鼓励,确保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该院副院长、教授张野介绍。

筑巢引凤强发展 人才引育显成效

    

     在医院肿瘤科五病区的放射治疗室,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敏正手把手教学生勾画放疗靶区。刘敏此前就职于吉林一家医院,曾在美国埃默里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在肿瘤放疗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入职两年多的她,已充分适应二附院的环境,把这里当作干事创业的舞台。

     刘敏是安徽人,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医学实力雄厚的吉林大学。此后一直学习工作在吉林,在外漂泊了23年。“父母年纪渐长,希望我回到他们身边。近些年有很多医生到南方发展,我就动了回合肥工作的念头。”

     2021年7月底,刘敏在网上看到第二附属医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主动投递了简历。工作人员很快与她取得联系,并在两周之后安排了面试。

     2021年8月中旬,刘敏头一次到第二附属医院,对那里的印象是“建筑新而整齐,医疗设备先进,同事和蔼。”刘敏的到来受到医院高度重视,院领导亲自与她洽谈,详细了解她的职业诉求和愿望。9月末,刘敏再次来到合肥时,还带了爱人——同样从事放疗专业的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刘百龙,在医院帮助下,夫妇俩顺利完成了入职、落户及孩子上学等一切手续,顺利成为“二附院人”“新合肥人”。

     目前,刘敏已是医院肿瘤科的病区主任,该病区主要开展其擅长的肿瘤放疗技术。2022年9月,41岁的刘敏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成为二附院最年轻的博导之一。“学科发展离不开后备力量。建立良好的科室文化,培养一批好的学生,把好的技术传承,是我最大的心愿。”刘敏说。

     该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医院实施引育并举的人才战略,早谋划、走出去,千方百计招揽人才、留住人才,像刘敏这样入职二附院、从全国各地举家迁移到合肥的高层次人才还有多例。

     2022年,医院积极拓展引进渠道,开拓高端人才引进思路,主动参加知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会,争取优秀应届博士毕业生资源,全年共计开展了11批次人才招录线上、线下面试。2022年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数和质量均显著增长,全年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47人,其中博士37人,高级职称人才10人,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1人,吸引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近30人。今年以来,医院聚焦学科高端人才、临床专长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紧缺适用人才,持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修订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博士后招录、课题组负责人聘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夯实选人、育人、留人的体制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厚度,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人才、科研、教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牢固树立教育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的战略思想,统筹好三者的发展。”该院党委书记周典指出,当下正在全面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医院党委将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在医院发展规划设计上,始终坚持党管人才,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以科研创新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医、教、研协同并举,办好为人民群众所满意的公立医院,推动高水平附属医院建设取得更大成绩。(第二附属医院)